威尼斯赌博游戏_威尼斯赌博app-【官网】

图片

离职人员扛大旗骗售理财产品

日期:2015/11/5 16:47:13来源:大同晚报——财经周刊
     近期,我市发生多起保险公司离职人员及其他人员假冒保险公司名义,以高额利益引诱客户购买第三方理财产品,或进行保单质押贷款操作,将资金转入第三方理财平台的事件。相关部门提醒:注意保管好个人私人信息,如发现有诈骗等犯罪线索,请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本报记者 高冬梅
 
  第三方理财指的是独立的中介理财机构。近两年来,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第三方理财市场呈良莠不齐之状,一些公司聘用保险等金融机构离职人员冒着金融机构的旗号欺骗客户,违规销售理财产品,甚至采取非法手段套取客户资金出售理财产品。
  
  假冒保险公司员工 市民中招
  
  近日,市民王雁(化名)接到一位自称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小李的电话,说要为其保单提供售后服务。在王雁家中,小李“梳理”了几年来王雁购买的保单后说,为了补偿和回馈老客户,她们公司近来又推出了一款全新的产品“E租宝”,收益很好,年度回报率最低也在10%以上。小李还用王雁的手机下载了一款APP客户端软件。在进行了一番操作后,王雁被告知,她的保单已升级,很快就能享受高额收益了。
  
  之后,王雁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公司办理的保单质押贷款已经成功,贷款金额45000元,已转入您的银行账户内”。看到这则信息后,王雁大为吃惊,随即致电保险公司。公司回复她说,她所说的工作人员小李早在半年前已离职,而且他们公司也从未推出所谓的“E租宝”产品。那名自称小李的人员很可能私自将她的保单办理了质押贷款,然后将贷款资金转到第三方机构购买了其他产品。
  
  得知真相后的王雁立即联系这名小李,要求其退回了全部资金。
  
  王雁幸运地要回了被骗走的资金,市民张先生则凭着自己的警觉成功地躲过了第三方理财销售陷阱。
  
  张先生日前接到一则电话,对方自称是某保险公司客服人员,称公司决定给客户增加分红,要求他带上保单、身份证、银行卡等证件资料,前往地矿大厦办理红利领取手续。张先生对此感觉有些蹊跷,之后到保险公司进行核实,原来该保险公司在地矿大厦并没有设立营业场所,也没有与那里的任何单位有过合作关系,而那名自称该保险公司客服的人员早已离职。
  
  辨别保险金融产品 专家支招
  
  记者日前从省保险行业协会大同办事处了解到,近期,我市发生多起假冒保险公司名义,违规销售第三方理财产品的情况。经核实,一些保险公司离职人员及其他人员,利用客户的信任,以高额利益引诱客户将原先持有的保单办理退保,有的甚至欺骗客户,擅自代替客户通过客户端软件进行保单质押贷款操作,并将资金转入第三方理财平台。
  
  “这样的行为已涉嫌违法,相关保险公司将视具体情况诉诸法律。”该办事处主任郭促建议市民,如发现被骗,应尽快报案以追回资金。同时,对一些业务人员许诺的高收益产品,一定要引起注意。
  
  据介绍,在辨别保险产品与第三方理财业务等非保险金融产品时,市民应注意几点:一要看证照,保险公司在其营业场所显著位置会张贴“营业执照”、“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等证照。而保险业以外的其他经营主体的营业执照中不包含保险业务;二要看合同,市民购买保险产品后,保险公司会及时向客户签发保险单,合同中包含投保险种名称、保险单号等信息;三要看资质,保险公司业务人员均须持有保险公司签发的“保险销售从业人员执业证书”,市民应尽量通过保险公司核对人员身份和产品内容,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