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迈出科学有效依法监管的重要一步
日期:2013/10/3 9:09:48来源:威尼斯赌博游戏_威尼斯赌博app-【官网】:保险行业协会
中国保监会近日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一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这些重要的监管性文件涉及公司治理结构和偿付能力监管,是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险业三支柱监管原则的重要基础,标志着我国保险监管框架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保监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极为难得的战略机遇,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防范风险为生命线,以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为根本目的,保险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在市场行为监管的基础上,完善偿付能力监管,引入公司治理结构监管,初步构建了三支柱的现代保险监管框架;形成了以公司治理和内控为基础、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以现场检查为重要手段、以资金运用监管为关键环节、以保险保障基金为屏障的五道防范风险防线,建立并完善了防范化解风险的长效机制。在发挥监管机构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保险公司、行业协会和社会公众的积极性,形成政府监管、企业内控、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风险防范体系。
科学发展、防范风险,是保险监管的重要职责。近年来,随着保险监管实践的不断深入,通过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行业对为什么要发展、怎么发展和发展一个什么样的保险业等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显著提高,行业发展有了较好的基础。在这种新形势下,保险业的行业规模、市场环境、社会影响发生了很大变化,决定了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因此,保险业必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抓住不同时期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实现从抓发展、防风险到抓监管、促发展的转变。
在强化偿付能力监管方面,保监会坚持把偿付能力监管作为保险监管的核心,继续健全和完善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制定并原则通过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草案)》。该规定旨在建立完整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对于完善偿付能力监管的具体制度,建立以风险为基础的动态偿付能力监管框架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规范意义。
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监管方面,保监会强调要强化保险公司内控监管,督促建立健全内控与合规管理制度,法人机构要对经营合规性和数据真实性负责,高管人员履行职责全程要接受监管,不仅加强任前资格审查,更注重任期的尽职监管。《保险公司董事会运作指引(草案)》从保险公司董事会构建和议事规则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对于加强董事会建设、规范董事会运作、提高董事会决策质量、防范保险公司治理风险均具有重要的规范作用。《关于规范保险公司章程的意见(草案)》则旨在规范各保险公司章程,对于提高保险公司对章程重要性的认识并使其在公司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也大有裨益。
保险业是一个以诚信为经营基础的金融行业,切实保护被保险人利益是监管机构的基本职责和制度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失去了被保险人的信任,保险业的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因而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被保险人利益的重要意义,把保护被保险人利益放在更突出的位置。这次一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出台,意味着保险公司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保监会通过加强监管来完善保护被保险人利益,将对督促保险公司切实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改善服务质量具有深远影响。
这批重要监管文件的制定同时也标志着我国保险监管创新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监管部门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并不断创新的工作作风,对于确保我国保险业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具有重要保障作用。在今年以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的冰冻雨雪灾害和四川汶川地震灾害中,保险业充分发挥了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的职能,无论是在灾害补偿还是社会救助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保险的关爱本色,也是保险业实力增强、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水平提高的具体体现。而这些都与日趋完善的保险监管体系、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密不可分。
监管制度的日益完善也将更加有利于推进我国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随着社会发展,民众保险意识的普遍提高,保险在国民经济中将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为保险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很显然,这也需要保险业苦练内功,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满足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保险需求。
更加值得强调的是,这样一批规范性文件的出台,意味着保险监管部门进一步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强调保险监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前瞻性,通过建立日臻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保险业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发展环境,同时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为充分和切实的保障。